close

             

1485398721-1749267367.jpg

 

 

 

               本書作者Thomas Friedman是位聲明卓越的新聞工作者,曾三度獲得普立茲獎,上一本著作「世界又熱又平又擠」,長年佔據暢銷榜,事隔多年,又再度出版本書「謝謝你遲到了」,由於Friedman常常因為工作需要,採訪許多工作繁忙的政商人士,採訪時間有時會延誤,但Friedman不以為忤,反而感謝有此空閒可以梳理思緒,因此才有了本書的書名。

 

地球目前受到三股力量(3M)的影響,市場(Market)、大自然(Mother Nature)、摩爾定律(Moore’s Low)。這三股力量不僅呈現指數增長,同時也互相影響,更形塑了現代社會。我們正好身處在史上最大的轉折點,因此社會、職場和地緣政治正在飛快的改變,我們必須重新想像,才可能跟得上改變的步伐。

 

        2007年可謂是科技史上大躍進的一年:

 

  1. IPhone問世,安卓系統現身。
  2. Hadoop誕生,運算儲存空間大躍進,大數據的儲存與分析才能成為可能。
  3. 開發者協作平台GitHub問世,這是一個強大的開源軟體及管理社群。
  4. Amazon推出Kindle電子閱讀器,拜高通3G技術所賜,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下載幾千本書,帶來了電子書革命。
  5. Airbnb在舊金山萌芽。
  6. Palantir Technologies創立平台,協助分析大數據。
  7. IBM新世代超級電腦「華生」誕生。
  8. Intel首度在晶片製程中使用非矽材料,突破了摩爾定律。
  9. 生物科技有了新的定序技術,再加上運算及儲存能力大增,DNA定序價格大幅下降,2001年定序價格1億美金,2015年僅1000美金。

 

突然間,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可以數位化,儲存空間也多出許多,電腦越變越快,軟體也越來越創新,可以處理分析海量數據。

 

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簡易的說法就是「微晶片的效能每兩年倍增,且價格更低廉」,如果某樣東西以兩倍、三倍或四倍的速率不斷成長,多年後數目將會極為龐大,一部1971年出廠的金龜車,如果也依照摩爾定律演進,時至今日至部金龜車時速將可達約482,803公里,一加侖汽油可跑3218688公里,但車子的價格只要4美分,如果燃油效率也依摩爾定律演進,那大致上說只要加滿一次油箱,就能夠讓你開一輩子。

1997ASCI-Red超級電腦(體積只比網球場小一點)每秒可執行1.8兆次運算,直到2000年末,這台超級電腦仍稱霸世界,但僅僅6年,Sony 推出PS3小小一台每秒運算也可達1.8兆次,而且價格約11,對比ASCI-Red當初花費5500萬美金,由此可見科技沿著摩爾定律演進短短幾年已可造成巨大的躍進,而且目前仍以指數成長

 

麻省理工學院的布林優夫森認為我們正面臨經濟的轉型期,從工業時代驅動的經濟,改變為由超新星(電腦、網路、行動裝置及寬頻上網)驅動的經濟,所有經理人及工作者都必須適應並成長改變,現有的工作方式、生產流程、政府法規都將會大幅改變,如同120年前第二次工業革命一樣,社會需要時間重新配置,才能發揮這波革命的潛質。

 

隨著儲存空間增加、運算速度的上升、網路頻寬增加,我們得以儲存海量的資料加以分析演算,終於突破AI瓶頸,GOOGLEAlphaGoIBM新一代的華生就此誕生,技術上來說華生已不是龐然大物的超級電腦,他住在雲端,已無形體。2011年華生參加「危險邊緣」這節目,與人類參賽者搶答,華生只有一秒鐘可以理解題目,半秒鐘決定如何回答,剩一秒按鈴,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答對答案,靠的可不是暴力破解,而是運用大數據和網路自我改善,並看出統計關聯性,藉由試誤找出正確率最高的答案。

 

市場(全球化)

隨著行動裝置及行動網路的發展,世界變得越來越平,已經到了唾手可得的地步了,直播軟體Periscope20143月推出,下載軟體即可直撥,與全世界的人分享,同樣的你也可以隨時點閱在世界各地的直播主,無論是颱風、地震、洪水各式各樣的現場,可以輕易的透過別人的視野看世界,見微知著,這代表了全球化也在加速發展,作者認為全球化的定義是個人或公司參與全球競爭、全球連結、全球交易與全球合作的能力,依這定義來看,全球化正處於爆炸性發展的階段。

 

在過去,如果你能掌握某種寶貴知識,只有你知道,那你就像是擁有印鈔機,只要好好捍衛你的知識加以發展,金錢就會源源不絕地流入你的口袋,這模式簡單有效,並且深植人心,但當世界變化的越來越快,知識的效期也越來越短,知識存量貶值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因此可以僅靠一技之長討生活的時代已經要消失了,想要在新時代生存,就必須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存量,知識流量的重要性遠大於存量了。

 

麥克尼爾在「西方的興起」中提到:「在歷史上,社會轉變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於與陌生人的接觸」,高文明以其技術吸引鄰近地區的人,技術較低的人不得不去學習,才能像高文明的人一樣擁有財富、權力,除了文化開始全球同質化之外,也加速推倒歧視高牆,各種觀點、傳統與世俗認知,原本看似高聳的城牆,現在可能一夕之間瓦解,這樣的改變在過去可能需花30年時間。

 

全球化總是有利有弊,在加速時代,各種新思想、資訊如浪潮般的湧入,在美國很多人都深深覺得「家」不見了,因而感到焦慮,開始築起高牆,但這道牆也許會害了自己。

 

大自然

全新世出奇的穩定、和暖,多虧這樣的氣候現代世界才能有今日的發展,良好的氣候型態,使自然就的各個成分達成平衡,而這些就是人類文明的基礎

 

「人類世評論」提到:「大加速是地球社會經濟系統急遽增長的指標,這個系統就是人類在地球系統的活動。這種轉變規模極大、速度甚快,僅只六十多個年頭,人類已成影響地球最大的一股力量。在此之前,人類的活動與地球的生物物理系統相比,還微不足道。因此,人類與大自然仍可互相獨立。但是,現在兩者已密不可分。大加速透過全球化及社會經濟系統與生物物理系統的交互作用,讓我們看見兩股力量相互碰撞的影響。很多生物物理指標都告訴我們,人類已經超越全新世變異的界限。地球已步入新的境地,無類似情況可供參考。」

 

1959年,全球人口數為30億,預計到2050年將會突破97億,短短的100年人口成長三倍,工業原料、廢棄物的排放、糧食的需求,隨著人口增加,對大自然的影響也增加,冰川的融解、地表溫度的上升、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大增,在在都顯示全新世似乎快要到極限了。

 

環保人士常說,不管遭遇幾次戰爭,人類都還是能重建,一旦大自然超越極限邁進未知的境界,可能沒有人類可以倖免,海洋學家席薇亞‧厄爾(Sylvia Earle)名言,「未來會如何,取決於我們現在做了什麼,或是沒做什麼。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也要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著想」。

 

加速時代

硬體科技的加速(摩爾定律)、行動裝置普及全球化的加速(市場)、人口增加導致大自然變異(大自然),這三個主要因素交互影響之下形成了加速時代,也同樣導致世界扁平化,職位上的競爭更為劇烈,不僅僅是世界各地與你競爭(因網路普及),甚至可能還有機器人,再加上知識存量貶值加速,維持「動態穩定」已成必然,學習的速度必須跟上變化的速度。

 

心得:

      Friedman不愧為普立茲獎得主,本書的資訊量非常豐富,由於Friedman是記者,書中舉了非常多美國首屈一指的大公司在面對加速變化的世界所作出的應對,在台灣的職場目前還感受不到這樣巨大的變化(敝人之前待的也算國內頂尖大公司),如果不是主動學習者,依台灣的訊息環境很難得知我們正處於加速時代的開端,一般小老百姓該如何安身立命、即將面臨什麼挑戰,大多數的台灣人是一無所知的,雖然不至於到馬雅人阿塔花普對上西班牙人皮薩羅那樣的資訊匱乏,但總是不免擔心台灣的訊息環境敏感度太低,錯過黃金時間。

 

        Friedman在書中提到許多美國人的焦慮,由於美國變化的太快,許多美國人尚未意識到這些變化的來源及如何應對,將自身的困境歸咎在錯誤的原因上(例如中國競爭搶走白、藍領的工作),希望政府築起高牆,防止外來競爭,但事實上應該做的是認清競爭已不可逆,而且只會加劇,必須調整思維跟模式方能適應,「職場的全新世」也正在消失,朝九晚五可能會成為歷史名詞,我們跟美國的立場正好相反,他們擔憂工作被外包走,我們是不是反而該慶幸,隨著網路普及,只要我們自身語文能溝通跟職能夠勝任工作,我們就可以應聘美國的工作而不需離鄉背井。當然這想法還停留在「找工作」這工業思維,隨著AI大軍來襲,以後也許工作是必須自己「創造」,但不管將來AI是否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工作,就業市場、文化環境、法令肯定是會有巨大的改變。

arrow
arrow

    神經病的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