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異數1.jpg

 

書名異數

作者:  Malcolm Gladwell

出版社: 時報出版

----------------------------------------------------------------------------------------------

        市面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偉人自傳,但為何人們難以複製頂尖人士登頂的模式? Malcolm Gladwell在異數這本書裡說明了,頂尖人士之所以出類拔萃,「天分」與「努力」只是基本要求,尚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影響著是否成功,本書將眾多因素分成「機會」與「遺澤」兩大框架來說明。

 

機會

 

(一)加拿大曲棍球

 

                加拿大,全世界對曲棍球最狂熱的國家,曲棍球教練莫不積極的在尋找9~10歲具有天賦的孩子,所謂的天賦即是身材較高大、身體協調性較佳。加拿大心理學家Barnsley發現,在某職業隊25人名單中,5月以後出生的球員僅僅只有4人,1月到5月出生的球員多達21人,這是巧合?還是1月到5月出生較有運動天分?這個現象解釋起來也容易,加拿大曲棍球年齡的分界是1月1號,凡是1月1號出生到12月31日都是同一分組,1月2號出生的球員比12月29日出生大了將近1歲,在青少年時期,12個月的差異,身體的成熟度也大不相同。

       上半年出生的球員入選代表隊後,有較優秀的教練指導,有較長的時間練習,長期累積下來的優勢使的下半年出生的球員越來越難以與之競爭,成功者越能得到特別的機會而變得越成功,正如社會學家莫頓所說,成功是「優勢累積」而來。

 

(二)Bill Joy

 

        Joy是美國電腦界的奇才,創辦了昇陽電腦。這家公司可謂是數位革命的先驅者,在昇陽工作期間修改了Java程式,使之成為電腦萬用語言的絕學。就在Joy讀密西西根大學的前一年,1971年,密西西根大學引進了全世界最先進的電腦,並採用了分時處理系統,而非舊式讀卡紙,讀卡紙電腦一次只能處理一件工作,如果你要跑程式,就得抱著一大疊打好洞的讀卡紙到電腦中心操作員預約電腦,運氣好可能幾小時就等到,運氣不好等上一天都是有可能的事,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想在20出頭就成為程式高手,可謂難如登天。

 

       另外,密西西根大學給每個學生一個帳號,記錄著使用多少時間,以計算需付多少使用費,但該電腦中心有程式漏洞,如果你輸入一個程式,例如「t=k」電腦中心便不會計費,只要你知道這漏洞就可以永遠使用電腦。在眾多因緣際會之下,Joy得以在電     腦中心花費大量時間練習程式編輯。因此即使當時全美國有眾多與Joy天分相當,並同時願意花大量時間練習的人,也難以在相同年紀達到Joy的水準,因為沒有擁有密西西根大學的分時系統電腦,也沒有程式漏洞可以無限使用電腦練習。

 

 (三)天才的迷思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Terman,做了一個史上最有名的研究《天才的遺傳研究》,Terman對25萬小學生舉行智力測驗,成績在前10%的學生進行的二次測驗,智商在130以上的,繼續接受的3次測驗,參加測驗中共有1470人智商超過140,最高甚至到達200。

        Terman就像母雞一樣,一生不斷追蹤這些學生,定期為他們做測驗、分析。這些學生的學業成績、婚姻狀態、疾病、心理健康、工作升遷,甚至轉業也有詳細紀錄,然而,Terman這些學生長大之後,有人出書、發表學術論文、有人經商得利、多人從事公職。幾乎沒有人成為知名人物,它們收入多半還不錯,但僅止於此,大多數從事一般行業,還有不少人一事無成,無人獲得諾貝爾獎,印證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相反的,因為智商不夠被Terman淘汰的學生中,反而出現兩個諾貝爾獎得主。

 

       英國心理學家Hudson認為,智商就像籃球員的身高一樣,當你身高只有165公分,能當職業球員嗎?恐怕不行,身高190公分或許比183公分更好,但過了一定的門檻後,身高高不見得能帶來更大的優勢,例如205公分不一定比200吃香(籃球皇帝Jordan身高198公分),籃球球員只要夠高就好了,剩下的就是看個人的其他優勢,智商也如同這般,只需達到一定的門檻即可。

 

(四)Langan VS Oppenhemier

 

        Langan 一個出生貧寒的不世天才,高中時因為母親忘了填財力證明,導致Langan領不到獎學金,只好含恨離開高中教育,當了一年半的森林救火員,最後才在州立大學註冊入學,然而,命運乖舛,由於經濟因素,住在離學校20公里遠的他,每天不得不搭便車上學(農場鄰居11點才能載他上學),因此Langan申請將早上的課調到下午,但被學校拒絕,傲氣的Langan憤而輟學。由於沒有文憑,Langan找不到太高尚的工作,只能窮途潦倒,即便如此,他依然自學哲學、數學及物理學,並構思自己的論文宇宙認知理論模型。但由於沒有文憑,即使論文寫得再好也沒有學術刊物願意刊登。

       OppenhemierLangan一樣是個天才兒童,從哈佛畢業後便前往劍橋大學攻讀物理博士。Oppenhemier本來就有憂鬱傾向,由於在劍橋大學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深陷沮喪,甚至從實驗室偷了一些化學藥品,想要毒死他的導師。

       我們看到了兩個天才兒童,同樣都面臨退學危機,兩人都與學校協商,為何Langan挽救不了他的獎學金,而Oppenhemier只要去看精神科醫師就好? Oppenhemier甚至還在20年後,以年僅38歲之姿主導曼哈頓計畫開發原子彈。原因在於實用智能。心理學家Sternberg說,如果你有本事可以說服強暴殺人犯認罪,或是說動教授同意你把上午的課調到下午,這樣的技巧就是所謂的實用智能」。這是一種程序性的能力,你不一定知道為何這樣做,可能也無法解釋,但是你就是知道怎麼做。這也是一種實用的處事能力,與知識無關。

 

        馬里蘭大學的社會學家Lareau,為了探討實用智能,長時間研究12個家庭,結果發現,這12個家庭只有兩種教養哲學,有錢人是一種,窮人家是另一種。中產階級的父母會和孩子講理,他們不介意孩子頂嘴,甚至歡迎他們像大人的權威挑戰。反之,窮人的父母則害怕權威,不敢為孩子們爭取什麼。Lareau強調這兩種教育並無好壞之分,窮人家的孩子較乖巧、獨立。中產階級的孩子知道如何與大人應對,抒發己見。這就是Oppenhemier具有的優勢,而Langan沒有。

 

遺澤

 

(一)韓航頻墜機

      

       大韓航空從1978年算起到1997年一共發生了8次重大空難,以美聯航來看,平均每百萬次離場的出事率是0.27%,大韓航空平均每百萬次離場出事率為4.79%,足足是美聯航的17倍,追根究柢發現問題出在「文化」。以關島空難為例,韓航801號在關島發生空難之前,已經遭遇了許多不利因素,(1)關島下降顯示器無法使用,一般而言,這不是太大的問題,在關島送修下降顯示器的一個月,依舊有1500班次飛機平安降落,(2)天候不佳,(3)機長疲憊,然而這些問題如果能夠適當溝通,機組人員同心協力,還是可以克服難關。南韓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長幼有序的價值觀深植人心,機長在機組人員中的地位如同皇帝。在一般正常的機組人員關係中,副機長發現機長下的決策有錯誤時,必須快速的糾正機長。但在南韓文化裡,副機長只敢非常委婉地暗示機長,不敢直接糾正。例如在關島空難中,副機師說:「機長,天氣雷達幫了我們很大的忙。」,但他真正的意思是說,現在是黑夜,目視進場並不安全。看看天氣雷達告訴我們的,前面有麻煩了。

 

                2000年,韓航終於痛下決心改革,延聘Greenberg來管理航務,Greenberg第一步先評估機組人員的英文能力,第二步是讓翱騰航訓公司來訓練機師,並且在訓練過程必須全程說英文。Greenberg希望,他手下的機師能利用語言擺脫文化包袱,在機艙內只能用英文交談,與韓語如影隨形的階級差距、尊卑之分就不見了。機師藉由語言轉換,置身在另一文化當中。自2000年至今,韓航的飛安紀錄無懈可擊。今天每位航空專家都可以向你打包票,韓航跟世界任何一家航空一樣安全。

 

(二)稻米文化與數學能力

 

        神經學家Dehaene在《數字感》中提到,「中文數字發音極為短暫,僅需要不到1/4秒,反之,西方系統four、seven則需要長一點的時間,大約是1/3秒,因此背誦一長串數字,用英文比中文需要更多時間」。我們可以看的出來亞洲與西方的數字命名系統有很大的不同,例如eleven(11)、twelve(12)、threeteen(13)、fifteen(15),西方的命名系統很明顯的較亞洲複雜,這也導致了亞洲學童學算術比美國小孩還快,以基本數學能力而言,美國小孩比中國小孩落後一年。換言之,以數學而言,亞洲人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因為我們的數字命名系統規律,相對於西方數字命名系統更能快速計算。

 

        由於中國地狹人稠,相較於西方農業,中國農民更難取得土地,只能善加利用腦力與時間,來增加產量。正如人類學家Bray所言,稻米栽種是「技術取向」。如果你願意辛勤除草,花更多時間注意水位,讓黏土更為平整,善加利用每一寸土地,就能有更大的收穫。況且,中國農民在旱季無法耕作時,並不是在休息,農民還有很多事要忙,例如編竹籃、草帽拿到市場賣、疏濬排水溝渠、修補房子...等等,到了立春,又回到田裡工作,在亞洲的稻農,每年工作時數高達3000小時,相較於歐洲的農夫,每年僅工作1200小時,兩者相差達2.5倍之多。

 

        我們有時候認為數學能力是天生的,其實不然,根本是態度問題,如果有一道題目,別人想30秒想不出來並放棄了,而你卻願意花22分鐘去思考,這就是成功的關鍵。每四年,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都會公布數學及科學能力調查,對全球50多個國家或地區進行排名,前五名分別是新加坡、南韓、台灣、香港、日本。「勤勞就是美德」深植在稻米文化文化中,再加上亞洲數字命名系統較規律,使的稻米文化的學童在數學能力上具有優勢。

 

 

 

心得:

        書中舉了許許多多的例子並加以分析,一個人或一件事之所以出類拔萃,背後隱含了眾多且複雜的因素,時代、文化、家庭背景、機緣…等等,「實力」與「努力」只是基本門檻,無怪乎這世界上有這麼多懷才不遇的人物了,甚至有人鬱鬱而終,長久以來,這個社會告訴我們的似乎是一件錯的事情,「是金子總會發光」,或者這是對的,只是他並沒有跟我們說是如同螢火蟲般的微光還是探照燈般的巨光。

 

當然,人生也不用這麼悲觀,書中對成功的標準是非常高的,拿到諾貝爾獎、巨富、全國知名人物..等等的方能算是出眾Terman的調查中,在高等法院當法官、參議員僅被Gladwell列為過得還不錯的,但這在一般人眼中早已是傑出的表現了,因此你如果想要的是60分的人生,我相信實力與努力這兩項條件已經足以讓你達成目標,但你如果想過100分的人生,站在顛峰,那你就必須要知道,有很多因素不是我們自己能掌握的, 或者是沒有預測到某項因素,足以影響結果 ,我們只能抱著凡是盡心盡力,結果交給上帝,不要反讓結果來定義你的價值。

 

 

 

 

 

 

 

 

 

 

arrow
arrow

    神經病的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